兴学举善路 ——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清河县慈善总会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2-02-22
教育,兴业强国之根本。
慈善,社会文明之标尺。
素有运河古郡、冀南明珠之誉,改革开放初期创造“北方温州”神话的清河县,2012年之后相继开创历史先河地诞生了两家社会组织——河北省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清河县慈善总会。“两会”仿佛两翼双轮,分别以奖教助学和救难济贫的不竭之力,助推着全县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2021年末,经过省民政厅按照国家指导标准进行评估,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和县慈善总会均被评定为最高级别5a级社会组织。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慈善公益报》以《河北有佳音,清河传佳话》为题对此作了长篇报道。
两家组织双双登顶以及总收入超过亿元大关,这里面饱含着一群慈善公益志愿者及众多爱心人士的真心、赤心与精心,映射着正在奋进新时代的清河善雨仁风与经济奇迹相辉映的美好图景。
从寥寥数人到风生水起,从《春风化雨》到《耕云播雨》,“两会”走过了近十年不寻常之路。
“两会”成立
2013年7月29日,经河北省民政厅批准,河北省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县委书记、县长等四大班子领导及清河各界爱心人士代表参加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基金会的创始人为清河县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李文勇,他捐资1000万元,县财政配套支持1000万元。2000万元的原始基金,使其成为全省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
李文勇兴学为善的非凡之举,得到全县各界广泛赞扬。有一联语赞曰:“巨资助教,功贯今古;大智兴业,怀兼义才”。
首任理事长是教师出身、多年分管教育工作的原副县长郑成明,县财政局长许涛兼任监事长。基金会把“聚力兴学,为善谋道”作为建会理念,把“人人爱孩子,个个助教育”作为基金会宣传语广为传播。
2018年10月25日,经清河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县民政局批准,依托县教育基金会的优势资源与组织基础,清河县慈善总会宣告成立,再次填写了清河历史上的一块空白。邢台市政协原主席柴冠景,时任县长王俊红为慈善总会揭牌。郑成明再挑重担,出任慈善总会首任会长,县审计局局长李桂峰兼任监事长。县慈善总会将“尊强扶弱、敬富济贫”定为本会宗旨。
优优相吸,美美与共。慈善总会由教育基金会衍生而来,并自此开启“两会”并驾齐驱、相映成辉的崭新阶段,这应是教育基金会五年发展的重大成果。
九年的业绩令人欣慰:截至2021年12月底,两家组织累计总收入11091.48万元,其中教育基金会8807.87万元,慈善总会2283.61万元,以助学济困为主的公益性支出分别为2591.94万元和2093.57万元,奖励资助师生12282人,资助救助困难人员14171人。
寓教于善,以善促教。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独特构架与管理模式,被《慈善公益报》称为“走出了一条教育慈善融合发展之路”。
爱心助教
“让每一位教师安心执教,让每一位学生顺利就读”,是广大爱心助教人士的共同心愿,也是教育基金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除常规接待求助者、按程序给予资助外,基金会还通过教育局、学校及有关镇、村,主动发现家庭困难和罹患大病的师生,力求在规定范围内,以最大额度和最快时间给予救助,以化解燃眉之急。基金会经常指派专人把善款善物送到救助对象家中,代表爱心人士表达问候与祝福。对大病的困难师生,基金会还面向社会或偕同师生所在学校组织定向捐赠。
近十年来,教育基金会形成一个惯例: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对困难、大病和高龄教师开展慰问活动。到2021年底,共看望慰问600余人次。凡是在清河任过教的外地老师,基金会均以不同方式向他们表达敬意。
倾力扶贫
慈善事业是扶贫攻坚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基金会和县慈善总会紧紧抓住这一主干,以中华传统美德与现实先进典型引导人们的爱心善意,进而催化社会善行义举,为扶贫事业添砖加瓦。
“爱心扶贫超市”是慈善总会联合县妇联共同开创的一种扶贫模式,旨在鼓励扶贫对象积极参加各种生产劳动,按劳动积分到附近定点“超市”领取扶贫款物,以此激发他们的脱贫内生动力。
悲悯情怀与恻隐之心是慈善人的基本品质和应有德行。“两会”志愿者们一旦发现特困特难人员都会尽力而为,一方面立即研究救助,一方面志愿者带头捐款,并组织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行动。在清河,一人有难,众人支援的生动事例不胜枚举,而且已成为许多村庄、单位、团体的自觉行为。
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和县慈善总会先后被评为“京津冀社会组织跟党走——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优秀单位”“省扶贫先进单位”“支教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大奖项
物质救助与精神奖励同时进行、相互作用,是清河教育、慈善的突出特色。自2017年开始,清河县教育基金会与县教育局首创“大学生精英奖”;与县教育局、县政协文史中心联合设立“顾随名师奖”;与县文联、教育局和政协文史中心共同实施了“石祥文学奖”。“三大奖项”各具千秋、各有所重,在清河产生了不同凡响的社会效应。
“大学生精英奖”,包括“名校奖”“博士奖”和“表现奖”,旨在厚植优秀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感恩意识,鼓励他们勇攀知识高峰,报效国家,回馈家乡。获奖学生每人每年将获得2000至6000元不等的奖金。奖项实施五年来,共奖励优秀学生1100人次,投入资金242万元。
以清河籍当代教育大家、国学大师顾随先生冠名设立的“顾随名师奖”,旨在永远纪念从清河走出的这位名彦大儒,传承先生为人师表、博学笃教的操行风范,推进全县师资水平的提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021年10月,县委、县政府将“顾随名师奖”升格为全县教师奖励最高荣誉,由县政府直接组织评选,基金会提供奖金。此奖项每年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评出10名名师,每人奖励3000元,目前已评选奖励清河名师31名。顾随先生弟子、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先生为该奖项亲笔题词。
以清河籍当代著名诗人石祥先生冠名的“石祥文学奖”,每年奖励10名优秀文学作者,每人奖励2000元。目的是以旗帜的力量带动文学新人,激发广大师生的文学创作和教学研究热情,促进全县教育和文学事业的发展。石祥先生曾于2019年5月出席了首届“石祥文学奖”颁奖仪式,对获奖者寄予了鼓励和希望。
纾难救灾
救急救难救灾,是慈善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对其执行力、影响力与公信力的重要考验。
在2020年初和2021年初两个时段的全县新冠疫情防控中,以及支援疫情发生地南宫市的抗疫斗争中,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县慈善总会均于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全力动员社会各界捐赠款物驰援抗疫一线,为取得抗疫的持续胜利贡献力量。其间,慈善总会共接收专项抗疫捐赠141笔,合计348.32万元,并在转运支付中做到三个“无”:无一分挪用,无一处差错,无一时延误。
“风雨同舟战魔疫,棘荆共路迎新天”。2021年4月8日,南宫市副市长崔茂林专程来到清河县慈善总会,送来锦旗和南宫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信。
“解囊助守一方土,大爱呼迎九域春”。疫情防控高峰过后,县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以“愿山河无恙、祈家国平安”为主题举行了表彰活动,将由志愿者自己撰词、县内外书法家书写的228幅字幅,赠送给助力抗疫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
2021年7月下旬,河南突发历史罕见洪涝灾害。清河民众情系灾区,闻汛而动,河北天达万方实业有限公司等46家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和“清河李哥”李献国先生等122位爱心人士,短短几天内便向河南捐赠款物价值45.1166万元。更有清河“八勇士”夜赴河南新乡投入抗洪抢险的壮美之举。8月12日,清河县宣传、民政和慈善等有关部门以“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为主题举行了支援河南义捐义举表彰活动。
在这次驰援河南以及随后的助力大运河清河段护堤防汛行动中,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发挥了协调、倡导和组织作用,凸显出特殊情势下应有的应急救援能力与全体工作人员有担当、能担当的大爱格局。郑成明会长结合切身体会撰写了《提升社会声誉,强化应急能力》一文,被《慈善公益报》刊发于“百名会长说慈善”专栏,引发业界同仁高度关注。
志愿偕行
慈善工作与志愿服务有着天然的联系,可谓“志愿尽为善”“慈善皆志愿”。
在常驻“两会”的志愿者中,有几人曾在县教育局工作,富有高考志愿填报经验。为发挥他们所长,服务考生,基金会先是在县影剧院举行了近千人参加的大型高考咨询公益讲座,继而又从清河中学等学校聘请了十几位资深教师,无偿为考生提供“一对一”高考志愿咨询服务,深受学生与家长欢迎。
2018年至2021年,四年共接待考生及家长3000余人次。工作高峰时,每个老师平均每天接待咨询考生20余名,但没有人领取一分钱的报酬。为给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及时的咨询服务,教育基金会将“教育咨询服务处”确定为常设内部机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几年来,诸如护校、助医、扶老、救灾等自发的公益活动在清河城乡普遍兴起,在册的志愿服务人员竟达3.2万余人。特别每遇突发性公共事件,志愿服务更是行动迅速,人马活跃。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参与本县疫情防控的城区志愿者就达4000多人。
随着志愿服务者的积极涌现及社会义工组织的大量增加,县慈善总会专门内设了“义工部”,以及时有效地提供指导、协调等多项服务或给予活动费用支持。县文明实践中心也牵头成立了“清河志愿服务联合会”,慈善总会会长郑成明被聘请为名誉会长。
多样宣传
慈善是文化的结晶,文化是慈善的灵魂。县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始终把慈善文化与宣传作为“先行军”“助推器”抓在手上,多次印发慈善文化与传统文化资料,组织编写“清河慈善人物事迹”,设立慈善捐赠功德榜,举办教育慈善主题诗歌征文,选树教育慈善先进典型,在明德公益助老服务中心举办孝道文化讲堂,充分利用“两会”公众号及会员微信群,高规格举行捐赠仪式,先后编辑印发全面反映发展历程的教育基金会文集《春风化雨》和“两会”合集《耕云播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教育大义和慈善精神,厚植道德沃土,凝聚慈善力量,弘扬人间大爱。
2020年底和2022年初,“两会”与县文联、县融媒体和县音乐家协会成功举办题为“爱的路上,感谢有你”“仁风迎春”大型慈善文化公益演出。2021年初,借用常熟“慈善之歌”录制慈善演唱视频,在县城各处街道广告屏幕播放。此外,与县美术家协会和县书法家协会数次联合举办“翰墨书大爱、书画献真情”作品捐赠活动。共接收县内外二十余名书画家捐赠的书画200余幅,全部用于对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回赠。
传播慈善就是慈善,赞美美德也是美德。对县内外为教育慈善而歌的众多文化爱心人士,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多次以不同方式致谢与赞赏,希望他们心怀明月、笔生善花,仁风文采两相映。
几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公益慈善报》《河北日报》《邢台日报》等全国及地方多家媒体均对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予以报道。志愿者们也自己动手撰写了《为民兴学,彪炳千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广聚善心、广施善行》《与善为伍,与爱偕行》《虔敬在心,做高尚事业》《尊强扶弱,敬富济贫——论慈善总会八字理念》《慈善人的信念情怀与弱德之美》等多篇文章及几十幅教育慈善楹联。这些文稿经由本会公众号推出后,多被社会媒体采用。
富而好义
公益慈善,人人可为,人人可享,但就现阶段而言,捐赠主力仍为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基于此,县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通过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发出倡议信、媒体宣传及撰写传记等形式,鼓励企业家树立“达则兼济天下”的使命意识,富而好义,富而达礼,以实力和德行争做利义并举、富贵相兼的实业家、慈善家,并终使家族成为世家望族。
清河县委、县政府对重点企业和知名人士的善行义举颇为关注与鼓励,多次利用县委机关“信息屏”公布额度较大的捐赠名单。在2022年元月由“两会”与县融媒体联合举办的慈善文艺晚会现场,县政府对捐赠善款百万以上的河北天达万方等13家爱心企业和李献国先生等3位爱心人士进行了表彰,由杨文卓、李炯娜两位副县长为他们颁发了“仁德可风”的匾牌。
在企业家、慈善家李文勇等榜样的带动影响下,清河县助学为善风气日益浓厚,亿力地产、城大金属、亿利橡塑、意创地产、中航上大、清河农商行、河北旭亚、河北国亚、河北欧亚、泰山烟酒等都以大笔捐赠奉献爱心,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有爱心、行善举、有担当、高境界的优秀企业家。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现有理事会员230位,其中爱心企业家达132位,占到57.5%,充分体现了社会企业的使命担当。
慈善组织特别是基层慈善组织何谓做大做强?清河“两会”的实践正在应验一名慈善学者的预言:“富达群体积极参与并竞相表现之日,即为慈善组织发展壮大与慈善事业辉煌灿烂之时。”
贤达光临
多年来,市、县领导、民政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给予了很多的关心支持,诸多社会贤达也多方过问或光临指导,令“两会”同仁心存感激,深感荣幸。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先生,著名作家、诗人石祥先生,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为民先生,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先生,邢台市政府副市长邓素雪女士,河北省委原副秘书长张国均先生,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江滨先生,原北京军区某部政委王石禄先生,清河县委原书记孙彦敏先生,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韩振峰先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专家纪书春先生、中华慈善总会宣传部长兼《慈善公益报》社社长曾春光先生、《慈善公益报》社社长助理李希金先生,河南许昌学院原副书记汪庆华先生、北京信息工程大学后勤处长孟庆洲先生、邢台市委纪委常委监管室主任石英女士、邢台市体育局原局长邱世勇先生,以及徐如钢、张成昇、黄敬华等省内外知名书画家先后来这里参观考察,其中不少嘉宾现场题词留墨,吟诗赋词,甚至解囊表意。
各级领导、社会名流与友好人士的纷至沓来,悉心指导,使“两会”工作不断得到改进与提升,也为全体志愿者带来了温暖、感动、鼓舞和力量。
党建引领
在驻会的近20名志愿者中,多是来自担任过县乡级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他们所在的党支部由开始的单独设立调整为后来的教育慈善联合党支部,隶属于中共清河县社会组织委员会。自2019年始,几任县委书记把联合党支部作为自己的党建工作联系点,从而使联合支部的建设得以明显提升。
按着县委和县社会组织党委的要求,联合党支部始终认真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组织开展与“两会”业务特点相吻合的学习宣传及“慈善救助、情暖万家”等系列活动,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坚定政治方向,增强奉献精神。
“初心为民清似月,使命兴邦坚如磐”,党员志愿者们的这副自题自励联语,集中诠释了他们以浓烈的家国情怀,以做慈善公益的方式为党为民无私奉献的信念与心境。
时任清河县委书记王俊红在来“两会”指导党建工作时说:“一群高尚的人做着高尚的事”。2021年12月29日,县委书记张剑获知“两会”被评为双五a级后当即作出批示:“县委、县政府给予祝贺,为全县作了表率,确实值得表扬和学习。”上级党组织和社会上的热情褒奖,使党员志愿者的时代责任感不断增强,愈加踔厉奋发,踵事增华。正如他们所言:桑榆未晚夕阳美,逐梦征途再作为。
几年来,联合党支部连续获得“五星级党支部”荣誉,被县纪委作为先进事例选入“2022年廉政工作台历”,数次在全县党建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21年下半年,“两会”荣获双五a,理事长、会长获得全国基层慈善人物和全省先进个人,集体获得全省先进单位,“两会”双双成为中华慈善总会会员单位,接连而来的荣誉称号博得社会上一片赞扬之声,有人说这是一群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
善行人生
以退休和退居二线人员为主体的“两会”志愿者们在组织成立之始,便确定了阳光做事、力争最好的思想基础。他们个个正气盈怀,清风满腹,倾情全力,将清河公益慈善事业作为自己晚年的精神寄托、以至安身立命之所。
两个组织的各项制度齐全完整,一切依法循章、规范有序、健康运行。工作人员慎独慎微地持守本会《职员守则》,严谨而能动地履行《部室职责》,让慈善工作始终置于良心之下、阳光之中。
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初,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非公募基金会上年度基金余额的8%应为本年度完成的公益性支出任务,若募捐与其他收入不足,就会出现“吃老本”现象,甚至将老本吃完。郑成明等志愿者却在起草章程中明确写道:在原始基金2000万元不得减少的前提下,保证8%的公益性支出。一旦发生吃老本情况,当即递交辞呈。他们这种勇于向前、自断后路的担当精神与争创佳绩的工作激情,好似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有人曾这样评价清河“两会”的志愿者:“既心静如水,又积极作为;既心存敬畏,又敢于担当;既赓续传统,又紧跟时代,实为难能可贵”。其实,他们在平日里养成并坚守的是“八字”信条:“真心做事,真情待人”。
“声誉是社会组织的生命”,是郑成明会长常说的话,而他们的“五个一”规定更是在县内外传为佳话:志愿者不要一分钱的工作报酬,不搞一分钱的公款吃喝,不接收受助户一分钱礼物,不因工作在会员单位吃一顿饭,财务上不允许有一分钱的报销变通。正是这种高度的自律精神,使基金会、慈善总会在社会上赢得了口碑,既壮大了组织,又广聚了爱心。
做慈善即终身事业,聚爱心乃一世生涯。观多彩人生,安仁最美;阅流金岁月,偕爱致祥。在兴学为善这条充满温暖和希望的道路上,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清河县慈善总会及其全体志愿者们必当逐梦前行,虔心志诚,笃实力践,广结善缘,施仁布德,为建设和谐文明、美丽美好的善治家园继续贡献力量。
(供稿:清河县教育基金会)